网上剧院

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:从楚剧感受地域文化

2017-05-14 14:32:40 来源:中国青年网

    昨日,武汉8所高校的师生和刘丹丽、夏青玲、吴姿霖等名家共聚武汉剧院,带来一场充满青春气息的演唱会,这也是“第五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”的活动之一。

    学子 从楚剧感受地域文化

    昨晚的演出由湖北高校楚剧剧社和武汉楚剧院主办,演员们来自华中师范大学、武汉大学、湖北大学、江汉大学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音乐与传媒学院、中南民族大学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、湖北工程学院等8所高校。

    演唱会开场,60位来自湖北大学合唱团的同学们演绎了楚剧《三月茶香》《万里茶道》的选段,引发全场观众喝彩。

    合唱团中的成员大多都是“95后”,大一学生孙炎晨来自安徽,从小跟家人听黄梅戏,入学后加入梨园剧社第一次听到楚剧:“觉得楚剧唱腔很好听,生活气息也很浓厚,而且感觉没有以往印象中那么土气。”学习中,她对楚剧中展示的地域文化也产生了兴趣:“《万里茶道》说的是武汉作为‘万国茶都’的近代历史,《大别山人》讲述的是湖北革命老区的故事,这些都是我过去不了解的。”在她的带动下,许多从未接触过戏曲的室友们也逐渐接受楚剧,偶尔还能跟着哼一哼。

    教师 校内推行戏曲教育已10年

    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,参与演出的师生中不少都来自声乐、艺术等相关专业,演唱上相当专业,在传达戏曲的韵味上也很努力。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周希正演唱的《咏梅》,楚剧的唱腔中也透着美声的影子。周希正早年在艺校接触过楚剧,但很快就转到美声,很多年都没有再唱过楚剧。“有一次,著名湖北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老师问我,你研究西方的美声这么多年,为什么不研究研究我们湖北人自己的东西?从那以后,我开始学习、传播湖北地方曲艺,楚剧就是其中之一”。不仅自己学唱,周希正还在华中师范大学开设戏曲课,带着学生一块学习,并将地方戏曲进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列为研究课题。

    此次演唱会上亮相的学生唐紫盈、张迈之,都是这一课题的受益者。

    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,这些高校都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戏曲课,不少学校推行戏曲教育已经多年。湖北大学周丽玲教授从10年前开始在湖北大学推行戏曲教育,学校不仅成立了梨园剧社等社团,每周还有戏曲讲座、“戏曲角”等丰富的活动,帮助同学们欣赏、学习戏曲。

    名家 他们对戏曲演员也有启发

    武汉楚剧院一级演员夏青玲,曾和师生们有过多次交流。她评价,和去年相比,师生们的演出进步很大,“通过剧社的活动,首先让很多学生了解了楚剧。戏曲唱腔中那些难以用语言形容的韵味,正是戏曲的妙处所在。这些老师学生很多都是学声乐的,他们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处理,对专业戏曲演员也有启发。我认为这种良好的互动应该继续下去,让戏曲不仅在中小学、在高校也能找到知音”。

    武汉楚剧院院长、武汉高校楚剧剧社会长宋涛介绍,湖北高校楚剧剧社成立于2016年6月,成员由最初的武汉大学、华中师范大学、湖北大学、江汉大学4所高校发展到今天的15所,会员达到300多人,还多次在高校举行演唱会。“我们坚信,只要坚持下去,会有更多年轻人走近楚剧”。

责任编辑:魏雨
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
			河北新闻网
			官方微信
			
			河北日报
			客户端
			
电子报
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